税控之道

 渝企惠   2021-11-03   993 人阅读

  谈到企业的税务工作,相当多的人想到的就是“跑跑税务局”或“帮公司做税务筹划”。

  的确,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仅仅需要能够把相关的税务与财务信息传递到税务部门的简单工作人员。但对于规模大、业务复杂的跨国公司,则往往需要建立囊括税政理论知识、各国税收法规、税收实务、税务分析、税务操作流程的完整体系,包括相关的风险评估以及控制系统。可以说,其税务工作中包含着复杂程度达到“五星”的理论知识也包含着复杂繁琐的实践操作以及必要的与企业内外部顺畅的沟通工作。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这里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并非复杂的税务结构就是理想的运作模式,满足需要的模式才是真正的理想模式!

  一个中心:需求为纲。决定流程与模式的根本因素是“公司”对税务部门的需要。

  公司的经营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也是税务工作在商业活动中的终极目标。公司的需要是由公司的长短期发展战略及正常的业务内容等经营活动决定的,公司的发展战略决定了税务部门需要能够提供支持战略性发展的税务信息,公司的正常业务、其他业务活动及其部门需要税务部门能够随时解决业务进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税务问题。

  基本点之一:优选人才。税务部门负责人需要通过自己敏锐而职业的嗅觉根据公司的战略以及短期发展目标为税务部门进行定位,制定具体工作目标,设置税务组织架构,找到合适的人选。在这个过程中,合适的人选是重中之重,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是完成任务的必备武器,很可能为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选择人才的重要原则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当然,不能仅仅因为成本等客观原因限制,就放弃将有用的人才招至麾下,进而停止相关业务的开展。

  基本点之二:诚信纳税,这是保障税务部门客观正确地进行分析的基本前提。这一说起来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却是企业需要时时把握和严格遵守的铁的纪律。

  融合目标,设计流程
  确定好需要做什么以及由谁来做,接下来就该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了。在开始具体行动之前,需要明确两点:企业要达到怎样的标准?如何有效地达到标准?

  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公司内外部的双重要求。公司外部的标准化要求及潜在的衡量标准,主要来自于税务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地方部门,其主要包括:公司运营状况以及在行业领域中所处的地位、公司财务状况以及相关会计制度与执行、行业税收负担(流转税、所得税以及财产行为税)、公司业务所承担的税种的分析、税收的征收管理。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几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的。来自于公司内部的标准主要包括:公司的税收负担、公司业务所对应的税务处理以及账务处理、公司的纳税申报以及税款缴纳、对业务部门的税务支持等。

  在税务这个工作领域,是不需要天马行空的跳跃思维的,当然,一味遵循古板守旧的思想也是不可取的。目标的实现,需要行之有效的流程做保障。

  流程的设计既要遵守税收法规,还要能够为公司内部业务提供专业支持。因此,相关流程应囊括税务部门需要达到的所有目标,且贯穿于业务的整个过程。可见,完整有效的流程是很复杂的。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在针对上述两项目标设计流程时,必须先设计确定好以下要点:1.流程涉及的部门;2.各部门在流程中所承担的责任;3.各部门之间信息的衔接;4.流程中所涉及的系统与系统间的衔接,业务信息在系统与系统间的衔接;5.税务部门在整个流程中的角色,以及如何维持流程的正常运转;6.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税务部门对税收法规进行分析后结合公司的实际业务给出报价,为销售部门等相关的部门提供咨询和培训(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销售部门根据业务发生情况为客户出具相应的发票或者其他销售证明;税务会计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发票或者其他销售证明单据计算应纳税金,接下来需要完成针对计算出来的应纳税金与会计账簿上的应交税金之间的差异分析报告;随后,税务经理以及会计经理负责批准此差异分析报告;如果应纳税金计算结果及差异分析报告都为正确,并且得到税务经理以及会计经理的批准,税务会计就进行税务申报,同时将付款申请提交至资金管理部门;资金管理部门根据相应的资金管理流程确保税款的及时缴纳;最后是税务会计将相关的计算结果分析以及批准文件、税务申报表、资金部门返回的付款证明装订成册用以备查。

  要素控制,六点齐抓
  要确保税务工作目标得以实现,需要对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管理。通分析可以得出,必须认真把控以下六个关键控制点。

  控制点一:税务部门对税收法规的即时分析并进行培训、提供咨询。税务工作标准的准确性与明确性有赖于税务部门对税收法规的理解和分析 (包括税种及税率的选择、优惠政策使用是否得当、相关资料准备是否齐全等)。很显然,这是企业税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控制点二: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发票或者其他销售证明单据计算出的应纳税金,与会计账簿上的应交税金之间的差异分析报告。一旦任何一方出现错误,通过对二者的差异分析能够首先确保找到差异及其产生原因,保证当次税务申报的正确性,最终达到会计账簿与税务报告的准确一致。

  多数情况下,差异可能由人为错误或时间性差异项目产生。如果是相关信息在从销售部门系统流转至会计系统时存在错误,此时要明确,一是应该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发票或者其他销售证明单据计算出的应纳税金申报和缴纳税款;二是销售部门必须及时在系统内改正其错误录入的信息,进而保证会计系统内的信息准确。

  另一种情况,如果税务部门本月认证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并且根据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A,会计账簿上应交税金_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为B,经确认,此部分差异属于公司在当月最后几日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经被输入系统但是尚未到税务部门认证。此部分差异属于营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情况,不需要在会计账簿中做任何修改并将会在下月的认证中将此部分差异消除,重要的是要分析出差异是由哪些发票组成的。

  在此控制点中,需要税务经理与会计经理对差异性分析进行审核,这样才能确保管理层能够对同一业务的税务与会计处理的正确性负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差异分析报告需要在税务申报之前完成。

  控制点三:税务经理对税务报告的审核。税务报告是呈交给税务主管部门的文件,作为税务部门的负责人,税务经理有责任和义务对此报告负责。税务经理需要更加专业并从对公司业务的深层次把握上,对税务报告进行审核,从而减少潜在的税务风险。

本文地址:https://cqyqhw.com/post/14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渝企惠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部分图片采集于互联网,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已关闭!